奉贤说法 当前位置:奉贤说法>>以案说法
     
名为定制,实为直播售假
时间:2024年09月20日
 
 

夜晚的直播间,网店“J家珠宝高级定制”里主播正展示新款珠宝……巧的是,“小扇子”“四叶草”等这些定制珠宝与知名品牌的大热款式“分毫不差”!原来,这家网店打着“珠宝定制”名号,实际销售的竟是假冒产品!

2024年1月,公安机关接到线索,辖区有消费者买到假冒的珠宝首饰,经过侦查,民警锁定了该网店的经营者。

2024年1月17日,该网店经营者犯罪嫌疑人金某、王某在浙江省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。民警在其暂住处现场扣押尚未销售的假冒品牌珠宝约200件,涉及梵克雅宝、卡地亚等多个品牌。经鉴定,涉案珠宝首饰系未经授权生产的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。

金某二人到案后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金某夫妇在2019年注册了网店,最初主要销售千足金,但生意一直不好。后来有人推荐这个“特殊定制”的方法,他们“试营”一段时间后,店铺很快有“生机”。后来,他们还用家人身份信息注册了珠宝定制2、3、4号店,“多线开花”。

金某每周直播四、五次,每晚7点准时上线,节假日“加班”促销,王某主要担任客服,提供售后服务。他们从深圳上家采购一批热销“网红”款式,根据客户需求包装,通过快递寄送全国。

经查,2022年1月,犯罪嫌疑人金某二人为牟取非法利益,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,低价购进假冒品牌珠宝首饰后通过网络平台销售,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80万元。

奉贤区检察院审查认为,犯罪嫌疑人金某、王某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,仍然销售牟利,情节特别严重,应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
近日,经奉贤区检察院提起公诉,区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金某有期徒刑三年,宣告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,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,宣告缓刑一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。

检察官提醒,作为电商营销的新模式,“直播”以其全方位展示产品、主播即时回答提问等特点,补足了传统线上平面展示的局限性,这也隔着屏幕给“假货”增加了曝光度、提升了“可信度”。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,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,切莫盲目跟风。网店经营者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诚信经营。知假售假,不仅侵害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,还扰乱正常网络经济经营秩序,不利于网络交易健康发展。一旦走上这样的“致富路”,将承担法律责任,付出法律代价。

 
 
 
 
服务平台
     
案件信息查询
 
法律文书公开
   
法律咨询平台
律师服务平台
   
东方美谷检察工作室
网上信访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