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丹,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五部负责人,自2002年参加检察工作以来,先后在政治部、公诉、民行等部门工作,承办了全国首起村官涉镇保渎职犯罪、全市首例三聚氰胺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等重大有影响案件。个人先后获得全市检察机关“十佳公诉庭”、“优秀公诉人”、区“五四奖章”、“先锋干部”、“三八红旗手”等称号,两次荣立全市检察机关“个人三等功”,五次获评区“优秀公务员”,两次荣获区政府嘉奖;带领团队荣获“全国基层民行检察推进年活动先进集体”、“市级巾帼文明岗”称号,获全市检察机关“集体二等功”、“集体三等功”、“集体嘉奖”等多项荣誉。2019年3月,她被评为上海市“三八红旗手”。 十六年前,她初入检察院大门,民事行政检察科是她的第一个岗位,陌生而新奇。彼时的李丹,如她的名字,像一朵迎风绽放的山丹花。十六年后,她坚守奋战在基层,检察五部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负责人是她的新一任职位,任重而道远。如今的她,丹心如故,更像她的属相——一只俯身吃草、昂首追日的领头羊,在与民同行的征途中诠释着,有一种力量,叫DAN。 丹:丹心为民愿你被温柔以待 温柔、善良是羊的特质。成功促成和解十余件,让工伤损害的申请人获取救助,使离婚反目的双方冰释前嫌,令十年积怨的亲兄妹握手言和,李丹在息诉维稳中自有妙招:设身处地、温柔以待。 这是一起历时多年的法定继承案,朱氏三兄妹因遗产纠纷对簿公堂。最终虽调解结案,但幺妹伪造遗书、欲独吞财产的传言不胫而走,一时间矛盾激化。委屈不已的幺妹四处信访,请求检察机关主持公道。言谈中,李丹敏锐察觉这不是金钱债,而是感情债,得化干戈为玉帛,切莫赢了官司输了亲情。之后的一个月,她带领团队冒着酷暑走街串巷了解内情,邀请首席调解员共同做三兄妹思想工作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。许是被李丹的真诚与温情打动,听证会上哥哥动容回忆,妹妹掩面而泣,热泪融化了冰冻十年的亲情,镜头定格住握手言和的瞬间。 记不清多少次,为了突破零口供熬夜制定庭审预案;记不清多少次,为了当事人的诉求冒着严寒酷暑走街串巷调查取证;记不清多少次,为了解决老百姓的急难困苦与各职能部门反复协调沟通……但仍能清晰地记得,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,那位小伙子悄悄留在门卫的小纸条,上面写道“人生遇到你这位大姐姐是我的幸运”;记得在一次次协作努力下,手捧工伤赔付款的农民工兄弟哽咽道谢的声音;也记得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后,历时三年困挠当地居民生活的3000余平方米垃圾堆场在三周内清理处置、恢复原状,涉农补偿领域流失的国有财产和土地出让金1000余万元得以挽回。这一切的一切,抵得过凌晨冒雨蹲守拍摄污染企业偷偷作业时的艰辛,抵得过被监督单位不理解不接受时曾受过的委屈。 有人问她:苦不苦?苦。累不累?累。值不值?值! 担:担当果敢领头羊的犄角 正是为了这“值得”二字,支撑着李丹卯足了劲儿,在保障人民权益、维护公平正义的征程中不敢有丝毫懈怠。五年间,作为民行团队的领头羊,她带领团队提抗再审21件,成功息诉和解14件,案值150余万元。随着检察公益诉讼全面开展,团队在全区走访排摸涉环境生态保护、食品药品安全、国有财产流失、国有土地出让等领域公益诉讼线索133件,立案21件,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2份。以精准的出击宣告——羊也是有犄角的。民行检察用敢于碰硬的智慧与果敢守卫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、奉贤的水天一色以及国有资源的不可侵犯。 金汇镇的一家公司厂房原本是一处居民房,老板吴某当年是以“买卖”形式实际征用了这块地。2012年,负责动迁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,擅自决定将这块不符合安置条件的厂房,作为宅基地房予以安置,老板吴某违法获得国家经济补偿款和动迁安置房8套,当时估值人民币420余万元。后利用职务犯罪的人员被依法查处判决,但当时签订的补偿协议仅部分被判无效,国有财产仍处于受侵害状态,尚未实质挽回相应的损失。李丹团队当即与规土局、金汇政府沟通,并制发检察建议,督促成立专项小组,准确计算认定国有财产流失数额,加强追回补偿款及安置房屋的工作力度。 这是李丹团队在国有财产保护领域的第一次尝试。其实,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之初,案源窄、类型少,检察机关的线索多在环境资源领域。而李丹主动跳出局限,敏锐地捕捉到财政补贴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屡屡发生,造成国有财产受损。所以,她决定在这块尚未开垦的领域深挖作业。经过仔细排摸本院近三年办理的涉征地补偿、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案件,最终抓住这一条线索,团队全力以赴跟进,为该领域行政公益诉讼积累了实践样本、提供了有力经验。 殚:研精殚思俯身吃草、昂首追日 要精准监督别人,让对方心服口服,就得比别人懂得多、深、透。五年前,走下公诉席,褪去市级“优秀公诉人”的光环,转战民行部门的李丹以新兵的姿态,抓紧一切机会向书本学、向同事学、向实践学。当承办的数起案件作为典型案例全市讲评,当撰写的调研文章被高检、市院及一系列核心刊物刊发,当奉检民行赢得全市条线考评第一、荣立集体二等功,又摘得上海市巾帼文明岗、全国基层民行检察推进年活动先进集体等殊荣时,她觉得自己的战斗力又升级了。 她总有满满的能量,求务实、有创意,不断探索民行检察工作新发展。在全市条线,她率先创立专业化公益诉讼检察官办案组,率先建立专项工作制度规范,率先建立协作机制,开辟了案源渠道新走向。她常思考,该如何做到“善于监督”?如何在监督中实现“双赢”?先后7次专题汇报,赢取党委人大支持;8处调研走访,从源头上赢取区规土局、环保局等行政机关配合;组织9场推进会,探索公益诉讼案件举报线索奖励办法等制度,赢取社会各界共识。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经验做法也在全市条线推广。 “有人说,民行检察是朝阳事业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举步维艰。李丹说:如此,我们正赶上了它最富生命力的时代,肩负着最光荣的使命。现在俯身吃草,让自己变强壮,有一天便能昂首挺胸,去追赶太阳。” 在纪念全国民行检察工作30周年之际,李丹写下了她的民行丹心: 如果你不服已经生效的民事、行政判决、裁定,你可以来找我们; 如果你认为调解书违背了自愿平等原则,抑或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益,你可以来找我们; 如果你打赢了官司却依然难以执行或者执行不规范,你可以来找我们; 如果你觉得裁判不公甚至徇私枉法,你可以来找我们; 如果你发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,你可以来找我们…… 我们无法承诺百分百启动抗诉或者再审等监督程序,但是我们有百分百为你排忧解难的热忱。我们是奋斗在民事行政检察战线上的团队,和其他为民执法者一样,都有一颗维护司法公正、保障群众权益的丹心。 |